• <menuitem id="mctgf"></menuitem>

    1.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郵箱登陸 English version中國科學院內網入口所內協同辦公網入口
       
       
        國際交流
        · 交流動態
       
        · 合作項目
       
        · 國際會議
       
        所長信箱 紀檢信箱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際交流 > 合作項目
       
      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研究
      2009-07-07  | 【】【打印】【關閉

        我所丁奎嶺教授領銜的課題組與日本名古屋大學物質科學國際研究中心理化研究所理事長野依良治教授(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領銜的課題組開展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方面的合作,合作重點主要有:1)發展合成方便、結構可調的手性雙亞膦酸酯配體及其Rh(I)催化劑,成功用于烯烴的不對稱氫甲?;?。2)基于他們發展的手性催化劑自負載策略,實現了催化氫化反應的非均相過程,并完成了在連續流動體系中超過100小時的運轉,催化反應選擇性和活性沒有明顯降低。3)發展了系列新型手性螺環骨架的N,P配體及其Ir(I)催化劑體系,成功實現了困難底物亞胺不對稱催化氫化的高選擇性和高反應活性。4)深入研究并揭示了[RuCl2(binap)(pica)] 絡合物在不同條件下催化酮類化合物不對稱氫化和轉移氫化兩種機理相互關聯的規律。5)發展了雜合氨基-苯并咪唑/雙膦/Ru(II)Cl2新型催化劑體系,并成功應用于芳基酮的高效不對稱氫化反應中。相關研究成果在Chem. Eur. J.等雜志上共發表論文6篇,申請并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項,部分成果獲得200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8年丁奎嶺作為主要負責人,在上海成功主辦了手性中國和第一屆MERCK Catalysis Symposium in China,邀請了均相不對稱催化研究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Carreira、MacMillan、Katsuki、Miyaura、麻生明、周其林等作學術報告。對于推動我國均相不對稱催化特別是不對稱催化氫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升我國手性技術在相關領域應用中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一定推動作用。

       
        附件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09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號 滬ICP備05005485號-1
      久艾草久久综合精品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