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上海有機所俞飚研究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部)。
人物簡介
俞飚,1967年11月生?,F任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研究員、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1995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獲博士學位;在紐約大學完成1年博士后研究后,回上海有機所工作至今?,F任國際碳水化合物組織(ICO)中國代表、中國化學會糖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執行院長等。
研究領域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復雜聚糖和糖綴合物,如:動物糖胺聚糖和細菌胞外聚糖、微生物抗生素、植物和海洋糖苷等的全合成、合成方法學和化學生物學。
主要科技貢獻
糖(又稱碳水化合物)是核酸和蛋白質之外的另一類基本的生命物質,由于其化學結構的復雜性和生物功能的多樣性而成為科學難題。俞飚以糖的“化學結構決定其生物活性和功能”為主線,在糖苷鍵的構建、復雜糖鏈和糖綴合物的全合成及其生物功能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系統性成果,推動了糖化學領域的發展。主要貢獻包括互相關聯的三個方面:
?。?)發明的兩個糖苷化方法提升了對于聚糖和糖綴合物的獲取能力。其中以糖基三氟乙酰亞胺酯為給體的方法已成為復雜聚糖和糖綴合物合成的通用方法,被全球100多家實驗室成功應用,被稱為催化糖苷化的三個里程碑之一;以糖基鄰炔基苯甲酸酯為給體的金催化糖苷化反應則實現了其它方法不能實現的特殊糖苷鍵的構建,被稱為俞氏糖苷化反應 (Yu Glycosylation)。
?。?)率先實現了一系列復雜天然糖綴合物的全合成,代表當今糖綴合物化學合成領域的前沿水平。包括通過63步實現國際上多個課題組歷經14年未能完成的藍道霉素A的全合成、通過79步完成具有特殊原酸酯糖苷鍵的杠柳糖苷Periploside A的全合成。最近完成腸道菌O-抗原128聚鼠李甘露聚糖的合成,是迄今化學合成的線性最長聚糖。
?。?)深入開展了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構效關系和作用機理研究和藥物研發。合作闡明Hoodia皂苷通過激活GPR119受體來控制食欲和治療糖尿病的機理、研發了糖基化雷公藤內酯作為抗腫瘤藥物先導化合物等。
俞飚潛心致研,治學嚴謹,開拓創新,樂于合作。相關成果已發表論文近300篇;獲授權專利24件,實施專利7件。擔任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等7個專業期刊的編委或顧問編委,及Chin. J. Chem.(中國化學)副主編。獲得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和自然科學牡丹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禮來杰出科研獎、張樹政糖科學獎杰出成就獎、洪堡研究獎、惠斯勒糖化學獎等榮譽。已培養(合作培養)博士生60人、碩士生23人、出站博士后14人;其中已有16位成為教授(研究員)。
俞飚